Activity是Android 的重要元件之一,提供一個地方給使用者撰寫畫面上元件動作的程式。
activity從產生到消失大致分為6個階段,
<第一階段>產生activity到程式動作結束
1.onCreate
2.onStart
3.onResume
<第二階段>程式動作結束到activity消失
4.onPause
5.onStop
6.onDestroy
那我們最容易使用到的是在activity產生的第一步onCreate。
在畫面產生時我們需要做一些初始化跟元件綁定的動作
當我們要把想要的activity(程式檔案)綁定到相對應的輸出畫面(xml)就會使用到 setContentView(R.layout.activity_main);
R.layout."元件名稱"意思是在app/res/layout...
R=res的縮寫
這裡解釋一下 新專案預設會有一個main_activity
畫面上顯示的activity_main就是我們的輸出畫面,可以在資料夾內找到
edgeToEdge.enable(this);則是畫面的設定,在啟動app時顯示全螢幕
那下面的程式
ViewCompat.setOnApplyWindowInsetsListener(findViewById(R.id.main), (v, insets) -> {
Insets systemBars = insets.getInsets(WindowInsetsCompat.Type.systemBars());
v.setPadding(systemBars.left, systemBars.top, systemBars.right, systemBars.bottom);
return insets;
});
是系統擔心程式開啟時畫面跟元件位置跑掉,在這設立一個監聽器,確保我們元件在畫面呈現上不會被其他系統畫面遮蓋掉。